电子产业一站式赋能平台

PCB联盟网

搜索
查看: 27|回复: 0
收起左侧

冷媒(制冷剂)泄漏监测中热导传感器(TCD)与非分散红外传感器(NDIR)的对比分析

[复制链接]

89

主题

243

帖子

1607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07
发表于 昨天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冷媒泄漏监测的传感器到底是选择热导原理,还是红外原理的?在冷媒泄漏监测中,选择热导气体传感器(TCD)还是红外传感器(NDIR)通常基于成本、环境适应性、维护需求等实际因素。冷媒泄漏监测传感器选型具体原因分析:
! P% ]' _2 b# u; P2 B, e一、热导气体传感器(TCD)的优缺点:% _( Y9 B" E0 ~1 A8 [. p
优点:  V! ^/ m2 O; X. [3 W3 b5 R# X" N6 A
广谱检测:基于气体热导率差异,理论上可检测所有冷媒(包括惰性气体)。; E& h3 C* ~  q0 Y$ q& _, x4 F
响应速度非常快:在5秒之内即可响应。
" P; F# C6 c  J) ?/ q/ r结构简单:无移动部件,抗振动,适合工业环境(如冷库、压缩机房)。
! ^4 r( F8 Q  w& S. y  P成本低:适合大规模部署(如冷链物流中的泄漏监测)。
. z- q5 P4 A+ R, s响应稳定:对湿度、灰尘不敏感,维护需求低。- V0 Q$ f" _5 J7 U+ B# Y
缺点:5 j3 f3 E2 K4 i+ E% t
灵敏度较低:通常只能检测较高浓度(几千ppm到百分比级),易漏检微量泄漏。/ p' U7 t" N# |0 }. E- t  E# f! E
选择性差:无法区分冷媒与其他热导率相近的气体(如空气、氮气)。$ M) M* T2 Z* z- T8 N7 u' v0 V
校准复杂:需根据背景气体(如空气)调整基准值,环境温度变化影响精度。' G+ l5 E1 f# K" ]
不适用于新型冷媒:对低GWP冷媒(如R1234yf)或天然冷媒(R290)的检测效果较差。. s2 [2 M7 i' J8 i! e
二、红外传感器(NDIR)的优缺点% I  y9 @/ Q' M
优点:5 x# M  w; d! p  I' G9 B, C
高灵敏度:可检测极低浓度冷媒(ppm级),尤其适合微量泄漏(如HFCs、HFOs)。
9 X; x4 E9 F. f9 k! @) \选择性好:通过特定波长吸收(如***4a吸收3.9 µm红外光),避免其他气体干扰。
* |0 S5 Z/ F7 X7 I# d) |响应速度快:实时监测(秒级响应),适合动态环境(如汽车空调生产线)。1 K, u. [3 `$ y7 I+ E9 R0 N/ _
非接触式测量:不与被测气体直接接触,寿命长,维护成本低。
( i  j8 F/ ?+ W4 p# T& W: t) u4 X) t环保兼容性:适用于新型冷媒(如R1234yf、R32)和天然冷媒(R290、CO₂)。
4 a9 V/ h( W* |9 V* ?& ?/ c2 _缺点:
/ t0 m/ X" J. v$ Z; W5 f成本高:精密光学元件和校准导致价格昂贵(是热导传感器的数倍)。
8 S) b2 F9 \+ W3 |, T0 x受环境干扰:湿度、灰尘或油雾可能影响红外透射率,需定期清洁。
3 l! v2 i, F+ R6 F: |/ {- p! |7 \/ S冷媒类型限制:需针对不同冷媒调整波长(如CO₂需4.26 µm),多组分混合冷媒需多光谱传感器。
3 ~$ \% g1 ]9 g: c, O  h- }功耗较高:适合固定安装,便携式设备需高容量电池。+ r, U2 F4 q; S4 l
三、热导传感器的典型应用场景
工业制冷系统:监测氨(R717)或CO₂(R744)等制冷剂泄漏,无需高精度但需抗腐蚀。
低成本泄漏报警:家用空调安装后的简易检漏(如R32安装合规性检查)。6 D) _/ M( V) I& K& @
老旧设备维护:检测***等传统冷媒,兼容性强且预算友好。
, \3 K% @, l; c( p四、何时仍需红外传感器?尽管热导传感器有诸多优势,但在以下场景红外传感器不可替代:
$ Z1 s# f# ^+ Q# ]& T: p; k法规强制高精度检测:如EPA 608要求的≤5g/年泄漏率。# v$ Y, b0 o5 ^7 L3 _) l8 B
新型低GWP冷媒的微量泄漏监测:新型低GWP冷媒(如R1234yf、R454B)的微量泄漏监测。- ?, s8 w0 F8 L4 ?+ W
关键领域:如电动汽车空调的R1234yf泄漏,需防爆+ppm级检测。4 P( I" ^8 v9 H8 }) u/ t: p
五、总结:冷媒泄漏监测传感器选型逻辑选择热导气体传感器9 s4 w7 w) R0 n7 X% K. W# f& ]
预算有限,需大规模部署。) d  ?0 Z3 e2 M/ M/ y) {+ ?
环境恶劣(多尘、高湿)。& S$ B" O: V# D
检测传统冷媒或未知混合冷媒。
/ a8 g* \& T5 I" g仅需定性报警(有/无泄漏)。: L  K% |  X: n" B. ^. j( K
选择红外气体传感器
  w. x* B7 U# r9 P4 B# n$ `$ H+ Y高精度、合规性要求严格。! |/ x/ M8 b, [. w0 p/ u
洁净实验室或生产线。5 w+ a; l" I. O
监测新型冷媒(HFOs、天然冷媒)。' {/ j! L/ A$ `3 A7 V
需定量分析(泄漏速率)。  }5 q! \& P8 ^7 r! Q
六、补充方案在要求兼顾成本与精度的场景,可采用热导传感器初步报警+红外传感器仪器复检的组合策略。3 n( C4 `0 w* i
对比总结
% A: y) O! G+ T) R* D0 K工采网**热导气体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用于冷媒泄漏监测,具体应用选型请咨询工采网技术工程师。
# q% X# ]( q: b$ H  {
8 i8 H4 y) h/ j, q6 Q9 y5 f
+ S2 A  l* R+ g5 ^; L1 a* c: w
6 V; v" u; M5 c" y
4 i3 k2 H& l" {9 f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