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来围观pcb设计技巧及其规范
+ U2 n, \; f# y. U; O* r' M) A+ |2 t7 K% P+ C7 O# r& t& c* f
PCB设计是设计任何电源的重要工作之一,其设计方法决定了电磁干扰(EMI)和电源的稳定性,由此,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以LED驱动电源中的PCB设计技巧以及规范进行讲解。
1 N, i+ e( E Z2 T- S" q. m9 K" O2 R2 p$ h; I) ^ b
s6 q4 }3 _$ e+ O3 m
(1)从原理图到PCB的设计流程建立元件参数-》输入原理网表-》设计参数设置-》手工布局-》手工布线-》验证设计-》复查-》CAM输出。
8 ? Y2 |- ~; A* |+ V+ s
' A. ~+ T$ u2 C) h (2)参数设置相邻导线间距必须能满足电气安全要求,而且为了便于操作和生产,间距也应尽量宽些。最小间距至少要能适合承受的电压,在布线密度较低时,信号线的间距可适当地加大,对高、低电平悬殊的信号线应尽可能地短且加大间距,一般情况下将走线间距设为8mil.。& `6 H" S2 L% d- v! E
) Y1 Y$ F2 i& u' P5 {9 j, p 焊盘内孔边缘到印制板边的距离要大于1mm,这样可以避免加工时导致焊盘缺损。当与焊盘连接的走线较细时,要将焊盘与走线之间的连接设计成水滴状,这样的好处是焊盘不容易起皮,而是走线与焊盘不易断开。
0 F* Z0 ^9 p3 z' @% i. M3 C1 _2 H5 K0 B* ~
(3) 元器件布局实践证明,即使电路原理图设计正确,印制电路板设计不当,也会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如果印制板两条细平行线靠得很近,则会形 成信号波形的延迟,在传输线的终端形成反射噪声;由于电源、地线的考虑不周到而引起的干扰,会使产品的性能下降,因此,在设计印制电路板的时候,应注意采 用正确的方法。
1 r) t3 `0 ]2 g) {! i0 K7 ^* A
! v: [) \$ k2 w* n) ~$ m; E (4)布线开关电源中包含有高频信号,PCB上任何印制线都可以起到天线的作用,印制线的长度和宽度会影响其阻抗和感抗,从而影响频率响应。即使是通过直流信号的印制线也会从邻近的印制线耦合到射频信号并造成电路问题(甚至再次辐射出干扰信号)。7 f3 A3 D& k0 R- J W+ D
% e& [- B: z3 ^* ` (5) 检查布线设计完成后,需认真检查布线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者所制定的规则,同时也需确认所制定的规则是否符合印制板生产工艺的需求,一般检查线与线、线与元件 焊盘、线与贯通孔、元件焊盘与贯通孔、贯通孔与贯通孔之间的距离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生产要求。电源线和地线的宽度是否合适,在PCB中是否还有能让地线加 宽的地方。注意:有些错误可以忽略,例如有些接插件的Outline的一部分放在了板框外,检查间距时会出错;另外每次修改过走线和过孔之后,都要重新覆 铜一次。
4 u# K7 b! S. l& m
' v" l! W6 M& ^8 ?" l (6)复查根据“PCB检查表”,内容包括设计规则,层定义、线宽、间距、焊盘、过孔设置,还要重点复查器件布局的合理性,电源、地线网络的走线,高速时钟网络的走线与屏蔽,去耦电容的摆放和连接等。8 a1 ]6 |0 \# m# E
5 a6 {8 A) G7 R. D5 b0 b)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