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b自动布线的看法与经验
1 f! |" Y, h& U z1 b9 n+ L2 j5 A$ W {. ~" n- z, C
rockyzou 发表于PCB 2001-7-25 15:50:00
3 s/ ~0 }* T5 H: ?! H0 \. l! ]! z, A6 N# l
我只用自动布线布过一块很简单的板,是单片am/fm收音板,十来个元件,名片大小。稍微大一点的板用自动布出来就没法看。
2 ~7 K& K$ k3 \9 E$ _对于要拿出来见人的板子,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如果有,应当怎样做?
& p2 y& a0 C6 a3 B2 }真诚请教,勿笑浅薄。7 F/ Y, H+ H7 ], T& k% `
$ R$ R/ H4 C+ X3 V给rockyzou发送email, e" ?: C% s8 E! t4 u D
1 L( i) z- P6 g/ E
& R8 ]% h% q- S5 Q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广州市 / winsu 回复于2001-7-25 16:32:00- r+ H7 P A1 m5 o9 h F2 @; Q
我没有用过自动布线,如果板子面积小而元件多,那自动布线是布不了的(我指的是protel),如果板子面积足够大,自动布线十分不美观;如果元件少,也用不到自动布线。% \+ O. B3 g" m; i5 V
/ V! P$ o& s/ E- U4 Q7 m( g6 q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shenzhen / rockyzou 回复于2001-7-25 16:58:000 F: c0 u$ e- W' j& o1 y' W
有同感,但为什么看见很多人讨论protel和powerpcb的自动布线功能如何如何?4 r( Q$ [3 I; I* Z5 @4 Y
到底怎摸回事,而且我认识的同行中,不管他们使用哪个软件,都没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功能。. O9 Q8 u6 P+ V9 W* r. R- N
是我见识太少吗?
1 B. Q: V ?5 t) | Y2 A; T$ v+ |/ Z8 s( | S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ShenZhen / blackmouse 回复于2001-7-25 18:54:00
1 D9 u, a" T: X& J* A8 m交互式自动布线,blackmouse用了5年的specctra; m" K8 q) {* |" K4 K0 A. a
0 z1 U5 X1 w- O; D$ h3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上海 / 电子小虫 回复于2001-7-25 20:15:000 n; y9 j8 h' b5 s0 X% d
我们同事就用Protel99的自动布线和手工布线结合,布的是4层板。上面使用了大量的贴片元件和Dsp和Cpld。系统是模数混合的,效果和效率都还可以。8 i. U5 E, f6 n" |. Y, ]
/ O j, f# r+ F, d8 j4 M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shenzhen / rockyzou 回复于2001-7-26 12:09:008 e; A7 ~. p( L; ^
多谢各位指点,还想请教blackmouse:7 [+ Y* {% |9 s( ~- [0 J6 N
你一般用specctra布什么板?用在什么领域?
9 w5 B9 T2 [7 L% y
: C$ x8 z6 @( b7 a4 t6 m
$ n/ b! u- ?# l6 ~* ^( n5 e!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Shanghai / feifei 回复于2001-7-26 12:27:00- X% j( R9 q7 G+ J! N4 P# k7 S( b
DOS时代全用手工,现在再复杂的板子都先手工布几条讲究的线,如何用specctra或BLAZERouter自动布线,再调整元件位置,再自动布线,布通率可达95%~100%,然后再手工修改
; F8 [, j$ B/ c$ D I* Q) z) E+ X
" m8 u4 L u( {- q3 p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cctv / cctv 回复于2001-7-26 13:53:00
( ~* {% _: r5 I8 J+ r- w: `我用。( d6 ^" Y1 u9 G `. {4 n S% Y; h
pads 我才学,不清楚。$ j8 `2 s. j3 X! \. O' n! Z
但是PROTEL 的自动布线设置非常的多,你搞清楚了吗?设置好了还是可以用的。4 b$ U, w% j# a& h/ c# a) q; C
自动布线不是一劳永逸的。后期还要做很多工作。要不还要人做末子?呵呵。
( `. x$ O: n5 m$ L0 G! [$ [4 o6 l0 Z+ h4 t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shenzhen / rockyzou 回复于2001-7-26 14:16:00* E( X7 h7 f2 c- l2 C
等设置好了,这时间手工布也布出来了吧。
# o8 c# z8 D- E" X$ f' @/ E) d; t1 ~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cq / club 回复于2001-7-26 15:35:00
$ r0 m& x, h2 V6 ~; rrocky:
& D8 W5 L# W6 g3 q3 S你们谈的的确比较深(对我来说)。对我们这种门外汉来说,自动布线似乎更麻烦,因为我们做的东西比较简单,只要布局均匀就可以了。所以,自动布线只适用于大规模的电路(和手动布线相结合),对简单一点的,我觉得是画蛇添足。
1 C& y) R) U! g, C6 N 井底之见,勿笑勿笑1 L4 c! X0 q: F8 D% ~1 T$ s8 B
yamming- e0 _: I6 g/ P4 V
1 U: f7 } K2 l6 S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江苏 / donny_ 回复于2001-7-26 17:21:005 V3 e4 @% j4 O9 A- W/ G
等设置好了,这时间手工布也布出来了吧。
- u A! | p1 M1 x% I6 i$ ?. G7 |: I2 r5 Y2 f& ?! M( L( w" E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东莞 / longzhou 回复于2001-7-26 22:37:00
% Z7 T( o3 E* Z) s& s R) Q$ R0 J在POWERPCB下怎样用specctra? 我装了SPECCTRA9.03也不能用,显示缺少什么INI文件. M5 P* t8 }/ V/ o3 V
8 ~" a- L4 N9 u& Z i* B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河南濮阳 / 李红果 回复于2001-7-26 23:38:00
2 x4 N& q8 |7 E- w2 p8 M% N, X我经常使用Protel99作双层板,使用自动布线与手工布线相结合,效果很好。不过你要非常熟悉布线规则的设置,做到这点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哟!
" F5 e( a: }% k# a$ {# c$ M) R) G4 }. z1 `; M% o# M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wh / ealf 回复于2001-7-27 12:21:00" I% W5 {( W5 B! R0 A& }0 z/ x x
对于要求不高的板子,自动布线还是可以胜任的,最基本的设置还是应该熟悉的,$ c% t E: k( e9 i! C6 `' i8 ~# n
! z$ n& A. ~2 i! B& \, h9 W/ U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ShenZhen / blackmouse 回复于2001-7-27 14:39:00- `; B$ n l+ O0 \( t1 Y% Y
TO rockyzou
2 C4 h3 _, m, A( g: @blackmouse布的模、数混合的板较多,有两层板、也有四层板,虽然不是很复杂、频率也不是很高(几十兆而已),但大多数要求过emc,比如:4000伏的群脉、10伏/米的高频磁场......- m. `' B. e8 @# q ? B
" ?- w: ? \# u7 b* G6 G Z8 @+ w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成都 / 频谱仪 回复于2001-7-27 14:43:00 Q9 _$ U/ k; J+ i4 V
我用protel画原理图和布局,用specctra自动布线,手工参与一小部分,效果还可以,不过我的板子只需要跑到60MHz。3 n" p* ^* ^- ^
" V! l2 c" V: i4 y p" ^( B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shenzhen / rockyzou 回复于2001-7-27 17:37:00
@8 R8 p! D- V+ T9 h, o! `5 iThank you blackmouse and all, now I'll downlond a specctra and try it!
1 o7 B- k# x: S& q( a Z; d, Z% A; M# a- L7 Y3 j1 t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shenzhen / rockyzou 回复于2001-7-27 17:56:00
+ |5 a' t& \# MBy the way: Whihc master know where can download the specctra's Crack File? Thaks.1 w/ m$ M1 `- T. T; U' ~
; {! B- G' H& s- O% F3 f: I& Q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ShenZhen / blackmouse 回复于2001-7-28 10:04:00# C" Q; D5 c/ x
哪个版本?9.03 还是 10.02?% I D9 w7 u! r/ ]: e9 b
a7 |6 p" z1 R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武汉 / 假大侠 回复于2001-7-28 13:53:00- q, V6 S0 Q% S8 {' M. k
自动布线还是可用的,不过要设置好RULE,手工布好比较重要的线,如Vcc,GND,等等,再用自动布线布剩下的线,最后手工修改。复杂的多层板子如完全用手工布线是无法想象的,劳动强度太大了。纯自动布线又无法达到设计要求。自动布线的关键是元件的布局和布线规则,往往要重复很多遍才行的。
+ _% O, G& `6 o+ n* e+ \2 E" M+ W2 ^ h0 ?9 ^4 ^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珠海 / bigcat 回复于2001-7-28 15:23:00
, S8 `0 [ ?' t8 `' f, t 可用性不强,我试过一块不算大的板子,设置好间距,时序长度,甚至拓扑顺序,结果在密度较高的地方有三分之一的走线无法满足长度要求,而且大量的线违反了我设置的点对点的拓扑顺序规则,手工修正还不如重布。specctra算法可能太老了,我发现它只适合布DIP封装的组合逻辑电路板,对不规则封装和BGA封装不太行。+ P3 z8 H8 k& s$ W- G9 _
7 d- `. T! x4 l+ B2 T$ G T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東管清溪 / 黃剛 回复于2001-7-28 15:30:004 `9 F) q$ }/ ?; `4 V
自動布線是很好,布出的結果就是不理想,請問個位是否有其他高招,比如說:'自動布線的某些工具沒有設定好的原因'還是.....
( z1 q/ x% Y: d3 e* a2 |% d
$ `1 o4 ?; m& r" w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ShenZhen / blackmouse 回复于2001-7-28 17:46:00
, J9 Z/ d( p K% b& k3 |( |最好的应该是zuken的cr5000中的P.R.ROUTOR,在算法中加入了EMC的算法?
: A! |+ k& x2 Q- }可惜blackmouse寻寻觅觅多少年,始终不见芳踪。
& U) R! N& d+ g! n3 D8 T* Z" P& A4 H" _
/ A3 ~4 M F8 x( P'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nj / bird 回复于2001-7-29 16:40:00( i: j# M' j8 w7 C8 {9 M& B
同意武汉假大侠的说法。复杂的板子手工走线是不可能的。不过自动走线规则很多,设置时要当心,自动走线多走几次多调整几次效果会好些。本人用PADS的自动走线布过手机板,效果还可以。- T5 T, Y0 u- J# ?7 T
" n7 |# @' j( w4 Y* Y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nj / bird 回复于2001-7-29 16:46:00
! K( ^' s! m# M8 q C& V4 H" i0 \# ^ZUNKEN的软件是比较好用,可惜一般人用不到。要买正版的才行。小公司买不起幺。我也只是使用过,感觉很难学。
# O0 B5 s1 y3 D: a: E* ?" {3 B# A c% O, J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广东省顺德市 / AL2913 回复于2001-7-29 20:17:00
6 `2 w9 z* {. s. W我推荐自动布线与手布相结合,板少可以考虑生成网络表后手动布线。当你熟悉自动布线后,就会建议别人也用自动布线。) b, W! [& `! Z# K
+ b4 K! N& D3 J# u% |7 m; f0 X2 r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shenzhen / ROCKYZOU 回复于2001-7-30 18:55:00+ g0 [- |- O/ |/ q C- H/ G
To Blackmouse:
k% a. I3 I6 O) [: M" M& EV9.0?
3 S2 D7 R" x9 a/ H7 s( E- ~0 W/ R3 C5 n! G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ShenZhen / blackmouse 回复于2001-7-31 8:42:00. L0 ~& A4 E0 V" h
早就贴出来了,请在发布区中查找!. Z e$ c8 [ P) X
* a6 x8 Z4 U2 a- Q# m7 \, s8 D6 _' O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changchun / jack fred 回复于2001-7-31 12:13:00
% g0 u- G6 v: K# r感觉自动布线还可以,手工布线太浪费时间,自动手工结合是最理想的,RULE也不难学。布好的线是有点难看,但结果更重要,再说时间就是金钱。 请指教。
; Q/ I! m/ {* L$ p- I" ]! d7 N( S! [" n/ a; O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成都 / 频谱仪 回复于2001-7-31 15:37:00
# l. K9 r' c7 H; t5 Y! KZUKEN的CR5000一个Lisense就要10万美元,而且根本找不到D版,好东西不是人人都能用到的。
' B9 }. g4 a( N1 _
8 Z1 [+ B" p4 e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北京 / WDD 回复于2001-7-31 21:29:00; v$ ?# a* I: L1 W
自动布线可以用,不过只是参考一下元件的布局合理性,然后就撤销了
C2 a# f( H0 U/ H6 v/ r/ \0 q/ \: l( e; o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湖南 / stockman 回复于2001-7-31 22:13:00
9 Y6 a$ n0 ~; ?+ L: ~3 k9 z完全的自动布线,只能有一个结果:垃圾。6 {* f% I9 x2 r* g. o
% L; t/ K3 X f; E! P! u0 v/ z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成都 / 3.14 回复于2001-8-1 15:48:00' J9 o8 k# @. v2 k: Y
模拟电路还是用人工的好.
* L! m8 Q! v' \6 U2 U! v: c4 @2 W1 `" V! ]9 i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兰州 / wangshl 回复于2001-8-2 20:46:00 j! }$ f& C: D9 o
简单的,不要自动布线,手工布线足矣。
4 b9 h+ s7 E4 q! L$ O% x- W9 F( F8 f6 u n5 k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上海 / 熊猫晶晶 回复于2001-8-2 21:01:00* q7 ?- X# z7 Y% U* e
关键是对自动布线器算法的理解,如果你对自动布线器的“习性”很清楚,那你就可以让自动布线完成很多东西,而且效果也不错!比如VB的自动布线能达到80%手工布线的水平。
! ] _2 i1 ~8 J7 ?' q/ j" t2 I c. B) X3 D4 H% o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上海 / 熊猫晶晶 回复于2001-8-2 21:05:00( I! N2 ]9 L1 Z0 x9 U' r: w
·····实现PCB高效自动布线的设计技巧和要点·······' Y$ M1 v; I7 U# Z& C4 L8 u
7 I; X# C' d: H, K8 |( d& c; `+ g) B尽管现在的EDA工具很强大,但随着PCB尺寸要求越来越小,器件密度越来越高,pcb设计的难度并不小。如何实现PCB高的布通率以及缩短设计时间呢?本文介绍PCB规划、布局和布线的设计技巧和要点。
4 P! x8 K+ R$ G) o& [# h$ l* ]/ u& j& N2 J
Tom Stout9 N0 C Y6 B R" j
高级设计工程师
8 ]& H0 J: ?, CPCB优化设计协会
4 |" O& V7 B! n- H! W# \( Z9 U5 V8 u2 N- I: g
Jean Cortjens-Stout) J0 e. q. c4 q8 L, s
高级PCB设计师
5 Z, W t' P% R/ ^' P4 OColorgraphic Communications公司
0 K$ J; s0 b- c3 L: J3 J( q% i/ \' M o( Q9 |
现在PCB设计的时间越来越短,越来越小的电路板空间,越来越高的器件密度,极其苛刻的布局规则和大尺寸的元件使得设计师的工作更加困难。为了解决设计上的困难,加快产品的上市,现在很多厂家倾向于采用专用EDA工具来实现PCB的设计。但专用的EDA工具并不能产生理想的结果,也不能达到100%的布通率,而且很乱,通常还需花很多时间完成余下的工作。
7 f. w7 }8 r5 t) b- c9 _0 ?/ m7 r5 }" [% v8 S& j% }3 H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EDA工具软件很多,但除了使用的术语和功能键的位置不一样外都大同小异,如何用这些工具更好地实现PCB的设计呢?在开始布线之前对设计进行认真的分析以及对工具软件进行认真的设置将使设计更加符合要求。下面是一般的设计过程和步骤。! u) o3 ]1 H4 g2 a; V/ H/ [8 I
* e( b2 N2 K+ h$ Z" | y3 s确定PCB的层数
5 W& A. n) d! P, `
; s# d4 k! [( [; s2 o* Z电路板尺寸和布线层数需要在设计初期确定。如果设计要求使用高密度球栅阵列(BGA)组件,就必须考虑这些器件布线所需要的最少布线层数。布线层的数量以及层叠(stack-up)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印制线的布线和阻抗。板的大小有助于确定层叠方式和印制线宽度,实现期望的设计效果。
) A& P% |* T5 j9 q B0 D
8 q$ [) Q. d: ?$ b! t9 |多年来,人们总是认为电路板层数越少成本就越低,但是影响电路板的制造成本还有许多其他因素。近几年来,多层板之间的成本差别已经大大减小。在开始设计时最好采用较多的电路层并使敷铜均匀分布,以避免在设计临近结束时才发现有少量信号不符合已定义的规则以及空间要求,从而被迫添加新层。在设计之前认真的规划将减少布线中很多的麻烦。; p5 Q$ s0 F. j4 Q# g5 f
4 q) [% J: z7 v, d4 e; M% ?设计规则和限制+ {* ?5 f, `) C; s2 R
: U7 U* N! ^+ |& W% G$ R4 ?
自动布线工具本身并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为完成布线任务,布线工具需要在正确的规则和限制条件下工作。不同的信号线有不同的布线要求,要对所有特殊要求的信号线进行分类,不同的设计分类也不一样。每个信号类都应该有优先级,优先级越高,规则也越严格。规则涉及印制线宽度、过孔的最大数量、平行度、信号线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层的限制,这些规则对布线工具的性能有很大影响。认真考虑设计要求是成功布线的重要一步。
" u" |+ e Z9 J. F8 o B9 B, m0 W
& v. _4 N3 c# R1 |9 s元件的布局$ m' ?' S) p/ k# u4 L2 N
& Z [) M& D0 t3 F; g4 `3 Q为最优化装配过程,可制造性设计(DFM)规则会对元件布局产生限制。如果装配部门允许元件移动,可以对电路适当优化,更便于自动布线。所定义的规则和约束条件会影响布局设计。
# f$ X4 B2 I& o/ h5 l7 ] w& Y8 @% \- N& j# m4 \ b* m0 K9 i- _. P4 ~
在布局时需考虑布线路径(routing channel)和过孔区域,如图1所示。这些路径和区域对设计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但自动布线工具一次只会考虑一个信号,通过设置布线约束条件以及设定可布信号线的层,可以使布线工具能像设计师所设想的那样完成布线。
# [. h4 k0 g% P; q
5 e' q: U5 N& ?0 W8 D! P扇出设计
8 r) G1 I( O- ]! N: Y2 g' _
$ E2 u' c, ], n4 y4 C7 Z在扇出设计阶段,要使自动布线工具能对元件引脚进行连接,表面贴装器件的每一个引脚至少应有一个过孔,以便在需要更多的连接时,电路板能够进行内层连接、在线测试(ICT)和电路再处理。8 c2 g. J# ^ T9 Z( @
- x3 v# Z7 w# m: j& B, v0 H) @为了使自动布线工具效率最高,一定要尽可能使用最大的过孔尺寸和印制线,间隔设置为50mil较为理想。要采用使布线路径数最大的过孔类型。进行扇出设计时,要考虑到电路在线测试问题。测试夹具可能很昂贵,而且通常是在即将投入全面生产时才会订购,如果这时候才考虑添加节点以实现100%可测试性就太晚了。+ C7 g; W; e2 M
9 X& L y9 N; S9 B. a e经过慎重考虑和预测,电路在线测试的设计可在设计初期进行,在生产过程后期实现,根据布线路径和电路在线测试来确定过孔扇出类型,电源和接地也会影响到布线和扇出设计。为降低滤波电容器连接线产生的感抗,过孔应尽可能靠近表面贴装器件的引脚,必要时可采用手动布线,这可能会对原来设想的布线路径产生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你重新考虑使用哪种过孔,因此必须考虑过孔和引脚感抗间的关系并设定过孔规格的优先级。7 i, x! G4 k9 q6 u0 z& u
& D/ t+ q# x9 R
手动布线以及关键信号的处理
& h( E, Q4 C( j; b* B# T
7 r1 }$ h! ?# u, v9 Q! |尽管本文主要论述自动布线问题,但手动布线在现在和将来都是印刷电路板设计的一个重要过程。采用手动布线有助于自动布线工具完成布线工作。如图2a和图2b所示,通过对挑选出的网络(net)进行手动布线并加以固定,可以形成自动布线时可依据的路径。( u) Y# q" a S! ^' ?
6 E* ^% c/ V! R. j- y7 {无论关键信号的数量有多少,首先对这些信号进行布线,手动布线或结合自动布线工具均可。关键信号通常必须通过精心的电路设计才能达到期望的性能。布线完成后,再由有关的工程人员来对这些信号布线进行检查,这个过程相对容易得多。检查通过后,将这些线固定,然后开始对其余信号进行自动布线。
5 w1 |+ J4 p3 n7 x5 t( T) s( z4 V3 X' a" Z5 [) ]8 j
自动布线
" M/ k7 i+ u" J7 k3 }* _; p$ W; E& N' W- D0 z4 |' m/ V
对关键信号的布线需要考虑在布线时控制一些电参数,比如减小分布电感和EMC等,对于其它信号的布线也类似。所有的EDA厂商都会提供一种方法来控制这些参数。在了解自动布线工具有哪些输入参数以及输入参数对布线的影响后,自动布线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保证。
+ W- H: z/ _: L ^5 x/ o
1 g; X, S0 A O, J# S# K应该采用通用规则来对信号进行自动布线。通过设置限制条件和禁止布线区来限定给定信号所使用的层以及所用到的过孔数量,布线工具就能按照工程师的设计思想来自动布线。如果对自动布线工具所用的层和所布过孔的数量不加限制,自动布线时将会使用到每一层,而且将会产生很多过孔。
% v# W1 c* E$ X( O/ X7 B* l, [! s+ b$ ^* ^5 V3 k* V
在设置好约束条件和应用所创建的规则后,自动布线将会达到与预期相近的结果,当然可能还需要进行一些整理工作,同时还需要确保其它信号和网络布线的空间。在一部分设计完成以后,将其固定下来,以防止受到后边布线过程的影响。( }# N# A$ ?% n+ X I- v- `$ x4 g
3 ~+ C, c4 t. f* V J+ [3 R
采用相同的步骤对其余信号进行布线。布线次数取决于电路的复杂性和你所定义的通用规则的多少。每完成一类信号后,其余网络布线的约束条件就会减少。但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信号布线需要手动干预。现在的自动布线工具功能非常强大,通常可完成100%的布线。但是当自动布线工具未完成全部信号布线时,就需对余下的信号进行手动布线。4 T% X8 `1 J- |8 v& q; a
6 r* @7 T8 I* n- B自动布线的设计要点包括:1. 略微改变设置,试用多种路径布线;2. 保持基本规则不变,试用不同的布线层、不同的印制线和间隔宽度以及不同线宽、不同类型的过孔如盲孔、埋孔等,观察这些因素对设计结果有何影响;3.让布线工具对那些默认的网络根据需要进行处理;4.信号越不重要,自动布线工具对其布线的自由度就越大。4 ?4 \5 c! P4 Q0 T4 y. b' l0 K
' v# q5 X# j6 Y8 [) m1 y布线的整理* `& |- N# [* E! \, Q/ L' v( C
8 Z. Q7 Y9 S+ m7 j* V
如果你所使用的EDA工具软件能够列出信号的布线长度,检查这些数据,你可能会发现一些约束条件很少的信号布线的长度很长。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处理,通过手动编辑可以缩短信号布线长度和减少过孔数量。在整理过程中,你需要判断出哪些布线合理,哪些布线不合理。同手动布线设计一样,自动布线设计也能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整理和编辑。/ ]6 n$ M4 x' z# O& _- A+ f
6 ?% h x. d6 [( ]' I- m电路板的外观$ Z! D. E2 p) [9 u- C9 h
( {( O' I( v; T( y以前的设计常常注意电路板的视觉效果,现在不一样了。自动设计的电路板不比手动设计的美观,但在电子特性上能满足规定的要求,而且设计的完整性能得到保证。% P0 u+ Q2 E# v6 l% J- R
7 k+ g! z/ O- c2 A7 S
5 T' U3 d, F5 E2 O% a2 j6 n) ]9 z+ s5 b8 m
( M' n( L, n F% m/ Q5 K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北京 / foxlww 回复于2001-8-5 10:57:00/ @. n7 f6 R/ R& C8 |
对于简单的板子你用什么自动布线呀,直接手动不是更好。对于复杂的电路板可以先先将一些线手动走好,在用自动布线,然后布的差不多的时候,停下自动布线再手动。这样就又省事有比较美观了。3 ?5 }& m4 \1 c8 U5 I
. \ S& @+ ]* K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shenzhen / waiwangsun 回复于2001-8-5 11:27:00% Q3 j, P6 \! p
先用自动再用手动。
* @* g; W/ m1 L2 Z4 T& M1 [9 m" @' c2 |- }9 ]
我的主页
: ^. a7 s0 r+ `* C, i# z5 }2 C% v4 G- y7 }
6 v4 H. Z9 C( F1 E$ q6 c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厦门 / fishon 回复于2001-8-5 19:13:00
; o' G! [6 U7 f: _+ o. ?9 i: u9 `( g我是用ZUKEN做PCB,都是手工连线,自动布线大都不会考虑到工艺,对地线和电源线的设计也不会符合常理。
/ H) p' V3 E. U/ _% ~# A
0 B w* Y M7 z, H- u @7 w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上海 / nudt894chm 回复于2001-8-5 19:40:006 x; u$ c7 [" S2 [$ i
先将电源和地手工布线,比较整齐和距离不长的线也手工布好,再用自动布线。
+ K# r/ \0 |6 ?( n. q# l( }3 `9 D- n" @5 I( n# c
+ N; `$ K/ T; |) o. p b- C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西安 / changh76 回复于2001-8-6 21:54:00
+ p- z% p/ a9 }5 f0 h上面有几位朋友已经说到了,其实自动布线还是非常好的,这是看你会用不会用.; z' H7 ~' b! p, K
我比较同意手动加自动布线这种方式.你可以先用自动布线布一下,如果能布通70-80%,你的整体布局就没问题了.这时,再撤销手动布线,只保留整体布局,再用手动布线方式布线,轻松快捷.* _: A: p6 B( K% [
. a# L) k5 p* K( X. S. O# i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上海 / jian_min_li 回复于2001-8-21 9:35:00 n7 z' i3 i( `9 S# j+ e* m0 }# V
我感觉在手工布完重要部位之后,自动布线还是可以尝试的,以后调整起来也比较方便,可以有个大致思路,比较适合新手。况且布线有时虽说难看一些,电气方面基本还是可以满足的。) F& V- y1 _* n/ b
: @6 {8 T3 \% E/ Q5 L0 V: Z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xian / XAHLDQ 回复于2001-9-2 12:48:00
Z; n5 R+ D4 Z( l4 U本人用自动布线时出现死机布通率显示请教各位大虾
0 D) H, P/ y ~5 o% u, N5 _: f
0 `2 _; z, F/ z$ u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上海 / 电子小虫 回复于2001-9-2 18:25:00+ u: P9 U1 M) z. ]6 j7 r
我觉得protel99/se的自动布线用的效果取决于对布线规则设置的好坏,你对这些规则理解的越透,设置的就越能满足你的要求,自动布线的效果和布通率等等就越好。
* ^$ v5 n, a( r. i+ V
/ z( T- T& ~9 Y; J8 N4 E0 `% q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合肥 / maxzbj 回复于2001-9-2 20:17:00
. i5 P9 w, Y* y5 R我和加大下有同感
% F Z5 m- y1 A, T. h& B' {4 a% d S( f0 ]1 [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合肥 / maxzbj 回复于2001-9-2 20:17:00
/ p! f+ k" i) X我和假大侠有同感
8 j' b8 j$ g7 V: |/ M1 e- Q
1 Z g/ l1 r3 y$ I2 ~# K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合肥 / maxzbj 回复于2001-9-2 20:17:00
2 f, E' H% e. H) x6 a0 @0 f我和假大侠有同感# ~; f- B s9 x$ U% K
$ j" F- L# @, m9 e. A0 V3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cctv / cctv 回复于2001-9-4 1:21:00
: ^' z t3 ^4 r& ? F/ o6 F1 PROTEL 里的设置起来并不复杂,但是用熟是要一段时间的.我曾经把一块板子用不同2 的拓补结构等设置布了很多次.
( b. g, k( h; h2 |PROTEL 可以对单独的某个网络\网络组(总线)设置层属性;优先权;拓补结构;步线最大、最小、推荐宽度。。。。。。设置起来并不花太多时间。设置好了布线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手工修改还是缺不了。) c% o3 b7 x* O, H, q% l
3 PROTEL不是用来布复杂大板子和高频板子的料,用PADS和SPEECTRA的朋友不要砸我板砖,呵呵。
X; [5 {0 _+ j' K6 T4 x* ?* B& M/ P5 B- |
RE:真的有人使用自动布线吗? - 沈阳 / chengxu 回复于2001-9-8 15:27:002 _7 U! W2 d8 u* s, ~* P; Z* g: O, J/ K* h4 x
我用Advanced PCB2.5做过560*360的双面板,自动布线加优化还算能用. 5 K: @! r# ]/ B& b( }) [
4 P$ A0 f" E6 F0 H$ }4 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