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xtuktxt0r64081600623.jpg
二极管是我们接触电子学的第一个半导体器件,在模电课上我们了解了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温度特性、等效电路,以及如何分析二极管电路等。
刚刚接触非线性器件的电路分析,不免会有困惑,做题遇到困难可以戳????下面的粗体字链接,大量的例题一定能让你掌握解题要领的(*^▽^*)
?? 《重难点|二极管电路分析的重难点》
?? 《考题精讲|二极管电路的分析》
要是稳压管的电路遇到问题,就赶紧戳这里????《稳压管的重难点》和《考题精讲|稳压管电路的分析》
撇开做题,今天我们介绍一种具有开关特性好,反向恢复时间短的二极管,它的名称就叫快恢复二极管。它主要用在开关电源、PWM脉宽调制器、变频器等电子电路中。
aze1vv010hv64081600723.jpg
为什么突然想起这种器件呢?因为——
发现一个问题
作业题里的二极管总是那么理想,我们认为加正向电压就能导通,加反向电压就会截止。
很多时候的确也是如此,比如一个简单的二极管电路
ba2q0rljp3h64081600823.jpg
图1
当输入是个周期为10ms的脉冲信号,正半轴D导通,负半周D截止,输出电压和二极管电流都体现了和理论的完全吻合。
3ww4ys03ero64081600923.png
图2
但是当我们将脉冲信号的周期调小,再看输出电压和二极管电流,就发现并没有像预期一样,而是在反向本应该截止的区域,却出现较大的反向电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真正截止。
hdtrcuzy21w64081601023.jpg
图3
这是为什么呢?
hiegagtofo364081601123.jpg
这里就得先理解二极管的一个重要参数——
反向恢复时间
反向恢复时间是指电流由正向通过零点转换成反向,再由反向转换到规定低值的时间间隔。在理想情况下,二极管从导通状态转到截止状态是瞬间实现的,如图4的虚线所示。
lx13r30puqj64081601223.jpg
图4 反向恢复时间的定义
但实际中当电压由正向变成反向时,电流并不立刻变成零,或变成极小的反向饱和电流Is,而是由正向的Iforward变成一个很大的反向电流Ireverse(图1电路Ireverse大约等于-5/R),并且这个电流会维持一段时间ts(存储时间)后才开始逐渐下降,再通过tt(传输间隔)后下降到接近于0的值。这时二极管才真正进入反向截止状态。反向恢复时间就是这两个时间间隔之和:trr=ts+tt。
所以图3的第三个波形就可以理解了。而图2波形仅仅只是因为跟信号的周期相比,这个反向恢复时间被忽略不计了。
52fxpq0ap5164081601324.gif
产生反向恢复时间的原因
当二极管外加正向电压时,PN结会变窄,同时多数载流子不断扩散,P区空穴会向N区扩散,N区电子会向P区扩散,且具有相当数量的积累,这些扩散到对方区域的载流子称为非平衡少子。比如从P区扩散到N区的空穴,在N区会建立一定的空穴浓度分布,靠近PN结边缘的浓度最大,离PN结越远的浓度越小,并且正向电流越大,存储的空穴数目就越多,这也正是我们讲扩散电容时说到的现象。我们把正向导通时非平衡少子的积累现象叫做电荷存储效应。
v4jelv0vnty64081601424.jpg
当输入电压突然从正向电压变成反向电压时,P区存储的电子和N区存储的空穴不会马上消失,它们会通过两个途径逐渐减小:
?? 在反向电场下,P区电子被拉回N区,N区空穴会被拉回P区,形成反向漂移电流,这就是图4中的Ireverse;
?? 这些非平衡少子被拉回后与多数载流子复合
而在这些存储电荷消失之前,PN结仍然很窄,PN结的电阻仍很小,所以此时的反向电流就几乎等于反向电压除以回路电阻,因此这个值很大。经过ts后P区和N区所存储的电荷显著减小,耗尽层也逐渐变宽,反向电流Ireverse也逐渐减小到正常的反向饱和电流Is,这之后二极管才转为截止。
所以说反向恢复时间就是存储电荷消失所需的时间。
可以发现反向恢复时间限制了二极管的开关速度
如果脉冲持续时间跟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时间差不多甚至更短,那负脉冲就不能使二极管关断。而这时就需要快恢复二极管,顾名思义就是恢复时间很短的二极管。
k5beanm44df64081601528.gif
为什么快恢复二极管就可以做到反向恢复时间很短呢?这得益于它的结构??
快恢复二极管的结构
课内我们学习的是PN结的二极管,就是将PN结用外壳封装起来,并加上电极引线构成的。
qb5kqbzai3t64081601628.jpg
而快恢复二极管属于PIN型二极管,在P和N半导体材料之间加入一薄层低掺杂的本征(Intrinsic)半导体层,中间低掺杂浓度的N-漂移区也称为I区或基区,两边高掺杂浓度的阳极P+区和阴极N+区
vlzxzj00ung64081601728.jpg
dmq3h3ox5y564081601828.png
这个结构不禁会让人想起"开封菜"中的肉夹肉的肉霸堡,夹层的肉只是热量稍低了些??????
50unapzgvww64081601928.jpg
快恢复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快恢复二极管是在P型材料和N型材料中间增加了基区I,人为地把P-N结的势垒区宽度加以扩展。
当加正向电压时,P区和N区的多子都会注入到I区,并在I区复合。而P区和N区中极少出现非平衡少子的积累情况,同时本征层由于积累了大量载流子而电阻变小,所以当快恢复二极管正向偏置时,呈低阻特性,只等效于一个小电阻,没有了扩散电容。由于基区很薄且参杂浓度极低,正向导通压降也比普通二极管低
加反向电压(或零偏)时,由于反向恢复电荷很少,所以恢复时间大大缩短,并且由于基区扩展的势垒区也使得管子能承受更高的反向电压。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主要是因为"胡建"人说“恢复”二字非常别扭,于是课上在讲述二极管参数时就没有特别提及“反向恢复时间”??????,但却觉得是个挺重要的参数。于是正好利用这篇推文向大家陈述了这个关键参数,也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关注教材中不大起眼的器件参数~~~????????
j24yrdbueg564081602028.gif
gjo5a1ugcb164081602128.gif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