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业一站式赋能平台

PCB联盟网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0
收起左侧

一个好问题:电压跟随器放大倍数是1,那还不如不放大?省个元件多好

[复制链接]

854

主题

854

帖子

83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396
发表于 2024-11-20 0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dkcf5odhwm6403560155.gif

ddkcf5odhwm6403560155.gif
' Z/ ?7 H* W' _' Z" a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了解更多: O9 k; ~( e( n% Z

! P5 q1 W2 f) A( ]8 n, H+ u- O5 D- }$ F: E* A. ?6 L+ J" L+ M4 Y
  \, a/ T6 `# \% b+ V0 C
大家好,我是王工。在我们电路设计的过程中,有时候会用到运放跟随器,它的输入电压等于输出电压,放大倍数是1。好多人都会有个疑问,这相当于没有放大,省掉不是更好,还节约一颗运放的钱?这话听起来好有道理。但我们用的每一颗芯片或者一颗电阻电容,都是有讲究的,不会凭空把它加上,增加成本。7 u/ v1 Q* t+ M  D: M

qdvma3yz0e56403560255.png

qdvma3yz0e56403560255.png

& [3 R4 v- S  R. [
3 G2 i' _# a5 [$ n( L如上图:这是一个电压跟随器,它的输入电压Vin基本等于输出电压Vout,放大倍数为1。试问,这个运放可不可以不要?, R# p  k5 V2 f' `: ^

+ ^% U, M, d- A% N6 t8 O8 H其实看使用场景吧。以王工做过的项目来看,主要是在一些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场合,要求不高的话,可以直接电阻分压过去。像传感器之类的信号采集,为了保持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都需要用到电压跟随器。
6 I1 S$ K8 ~8 }- t6 q' z4 M  W- m1 S5 c8 }
加上这个电压跟随器的作用主要有两个:1、隔离;
& k" Y1 R# b, a! o/ {" C7 b% n2、提高驱动能力。& O/ e1 R2 `: w, j2 [/ m
1、隔离其实这个隔离容易理解一些。大家应该都听过运放的虚短和虚断吧,它是我们分析运放电路的基本点。这里简单再来回顾一下:2 n9 |9 M1 o' c/ a- N

jnhs5wxsa1p6403560355.jpg

jnhs5wxsa1p6403560355.jpg

+ z3 A/ y, R. T. R+ s1 N; b/ d( }. w( y# ]

7 \3 j3 ]2 H& ]' k, v/ ?虚短是指在理想的情况下,运放的两个输入端Up,Un电位相等,就好像短接在了一起,但事实上没有短接,故称为“虚短”。虚短的必要条件是运放引入深度负反馈。7 `+ B- M7 ], w. v9 H

* A* |9 L( E5 i6 r% S  ~+ i: U+ H4 q# S0 ]7 u; N7 @
4 \8 t! M& V  J2 f
虚断指在理想的情况下,流入运放的两个输入端电流为0。这是因为理想运放的输入电阻无限大,就好像运放两个输入端之间开路。但事实上并没有开路,故称为“虚断”。* {8 q+ f" z$ R3 o5 y
由虚断能够看出运放的隔离作用吧,无穷大的阻抗,就相当于隔离了,它可以起到保护后级电路的目的。至于为什么运放的输入阻抗无穷大,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这里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来了解一下。2、提高驱动能力驱动能力是怎么提高的呢?来举个例子吧,假设我们要对一个5V电压用单片机的ADC进行监测,因为单片机是3.3V电压,所以要对5V进行分压后再送到单片机,如下图。
% N) x+ Z2 c" z/ Z# s" ?) M* L

vdeqnoul2ve6403560455.png

vdeqnoul2ve6403560455.png

3 q+ P- e" ^" R* c# U6 n通过计算后可知,分压后传输给ADC的电压为2.5V。但实际上ADC端,也就是在我们MCU的内部也有一个电阻,这个电阻将会改变送到ADC端的电压,导致采集到的数据不是那么的准确。
- Q6 A6 D8 W# }& B  ]9 x

3lmhjkodmwp6403560556.png

3lmhjkodmwp6403560556.png

/ Y5 G% o0 p' s% T: f! F# a; {  \, X7 F! B' U
我们假设ADC端的电阻为RL,阻值为10K,那么实际送到ADC端的电压应该是电阻RL和电阻R2并联后,再跟R1进行分压,那么ADC实际采集到的电压就变成了为2V。+ {" V! }7 ~; O/ K2 {. ]7 _
, ?# G  X8 }" ]9 z1 K

) g2 W1 u4 J$ S( d2 g: `  ?) o+ z0 b这时候,如果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加上一个运放跟随器,输出端采集到的电压跟输入端电压几乎相等。因为电压跟随器的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相当于提高了驱动能力。8 F- R$ v/ s  p# j  ~
写在最后
4 j' V* g$ H( u2 ~都说硬件工程师越老越吃香,这句话也证明硬件也是需要积累的,王工从事硬件多年,也会不定期分享技术好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微信,或后台回复“加群”,管理员拉你加入同行技术交流群。
/ I  H8 Z) a2 N9 C' ]
) Z$ \6 X/ W! _2 K- x# P: b以下两个电路,是之前技术交流群群友发的,王工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旨在帮助入门或转行的同学理解学习(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9 N+ t- k1 X/ J' Y
% Q7 t& |2 [% _8 L& b& S+ K

rd2btbq2ebs6403560656.png

rd2btbq2ebs6403560656.png

/ f# Q( a" U3 G2 R' e
6 X! C  I, w) Y( P

v5qo1gzq25t6403560756.png

v5qo1gzq25t6403560756.png

) l% n) O1 W1 ?/ |. [, l5 e-END-投稿/招聘/推广/宣传/技术咨询 请加微信:woniu26a
+ B* i$ z1 x# \+ q5 n; ^5 h8 \2 M9 v( [1 y" w

axf2gibv2hn6403560856.jpg

axf2gibv2hn6403560856.jpg

/ G9 _! R2 Z5 U. q& o. I! A! `' m

srs53k40iwl6403560956.jpg

srs53k40iwl6403560956.jpg

' J) M6 a( q8 K! e" b0 G, [+ y声明:; P0 M: S3 E2 ^; x# n/ j5 B  X
声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推荐阅读▼4 ^. s& y, G/ p6 Q% W
电路设计-电路分析5 W; W8 ^# x/ h, y7 c$ m
emc相关文章. Y& u! [/ e/ v, Y9 J! P5 D
电子元器件4 m5 `1 e% L/ b+ D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