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首次使用“测验加签到”的模式,不知小伙伴们感觉如何?后台数据表明,到课率还可以,不过测试成绩有些难看,两个班都没超过及格线ε(┬┬﹏┬┬)3.
0rsyr1p4j5f64027438407.png
u5z055z2lqa64027438507.jpg
unw4bdsk5hs64027438607.jpg
据不完全统计,没考好的同学大多都是看推送不积极的。所以周三、周五晚上十点,定好学习模电的小闹钟吧。(? ̄?? ̄??)
pug12d00gvn64027438707.png
f0wnuszd2ok64027438807.png
回归今天主题:这次课我们终于从三极管的“魔爪”中暂时挣脱出来,开始学习晶体管家族的另一个新成员——场效应晶体管。有同学对电子管和晶体管的历史感兴趣的,可以超链接到原来的小电科普系列:“小电科普/电子管的前世今生”和“小电科普/晶体管的诞生记”。
qqb5dy01xlp64027438907.jpg
晶体三极管全称叫作双极性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简称BJT,它的工作是依赖两种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
场效应晶体管(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简称FET,它的工作只需要一种载流子参与导电,所以它是单极型的。FET中只有多子而没有少子,也正因为没有少子,FET在截止时没有存储电荷需要从结区消散,从而关断速度更快,因此FET在大部分开关电路中性能更好。
ia1d4bhivlk64027439007.jpg
1
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
| 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是在N型半导体硅片的两侧各制造一个PN结,形成两个PN结夹着一个N型沟道的结构。两个P区即为栅极,N型硅的一端是漏极,另一端是源极。
P沟道JFET则是在P型半导体基片两侧各制造一个PN结,形成两个PN结夹着一个P型沟道的结构。
|
|
| 2
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a
栅源电压对沟道的控制作用
当VGS=0时,在漏、源之间加有一定电压时,在漏源间将形成多子的漂移运动,产生漏极电流。
当VGS<0时,PN结反偏,形成耗尽层,漏源间的沟道将变窄,ID将减小,VGS继续减小,沟道继续变窄,ID继续减小直至为0。
当漏极电流为零时所对应的栅源电压VGS称为夹断电压VP。
b
漏源电压对沟道的控制作用
若漏源电压VDS从零开始增加,则靠近漏极处的耗尽层加宽,沟道变窄,从左至右呈楔形分布。
当VDS增加到使VGD=VGS—VDS=VP,即VDS=VGS-VP时,在紧靠漏极处出现预夹断。
当VDS继续增加,漏极处的夹断继续向源极方向生长延长。
3
结型场效应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 结型场效应三极管的特性曲线有两条,一是曲线输出特性曲线,二是转移特性。
|
|
|
mbluoelxwlw64027439107.jpg
由此可知:
N沟道JFET的工作条件是VP,VDS>0,这里VP。
P沟道JFET正好相反,工作条件是:0=,VDS,这里VP>0。
抢答啦
ndgntyx5qhg64027439207.png
上图是哪种类型管子的输出特性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