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CLAY,网络常用笔名“ReCclay”。受达尔闻之邀,特来撰稿回顾总结一下自己的秋招。
在2023年校招中,我投递岗位的方向是数字IC前端,对于数字设计和验证也都有学习和项目,所以秋招时这两个岗位也都有投递。秋招斩获的offer包括:海思(泡池子)、安路、芯动、嘉楠、芯原、飞腾、中兴未来领军人才、伏达、象帝先、声光电、联芸、思朗、锐捷、地平线、乐鑫、小米、zeku、兆易、复旦微、比特算能。投递的这些公司base大多在成都(想留成都发展),少数在上海。整体薪资相较去年其实差不多,只是HC有所缩减。
oy4ncsmnhpg6406732911.png
接下来我主要从个人情况、学习路线、心得建议3个板块来做分享。也希望能在低迷的就业大环境中,通过我个人“励志”的故事,给到23年即将校招的师弟师妹一些经验分享和鼓舞。
个人情况
双非不是结局,大学时期每一步都不懈怠
我的本科四年是在一所双非学校就读,但这四年可以说是未曾懈怠分毫,把时间压榨到了极限,在学业、竞赛、科研几个方面齐头并进。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以专业综合第一的成绩保送到了成电的电子学院。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是真的。
在本科阶段,我的主要学习方向是嵌入式软件,那个时候除了要点名课程,实验室就是我的第二宿舍,凡是叫得上名的竞赛都能看到我的身影:全国电赛、飞思卡尔、蓝桥杯、互联网+、挑战杯......这一次次的竞赛积累,奠定了我良好的编码基础(c/c++)、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而这些编码基础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也极大的帮助了我对于知识的迁移学习,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的算法学习和求职阶段的数字IC学习,我也时常会产生“幸好当初学过xxx”的感触。
f2b1t2h40sn6406733012.jpg
到研究生阶段,进入成电后,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自动驾驶算法的研究、加速以及车规级SoC部署。
当然这里面可以说是跟数字IC毫不相关,所以在研一上的时候,我也压根没想过以后会找芯片相关工作,那个时候的我一门心思的铺到算法、深度学习这些技能点上,我还用奖学金买了诸多的课程。真正让我切换赛道,重新考虑就业方向的是研一下的“海思致远班”,让我领略到了之前从未接触到的空白领域,但是现在回头来看,还是无比庆幸那时站在就业分岔路时的抉择。
在研期间,我也丝毫不敢放松自己,累计斩获了5项奖学金荣誉、5项竞赛荣誉、2项发明专利、2项校企实践班级优秀学员、多项先进个人荣誉,这些经历也都对我的求职之路帮助很大。
IC学习路线
自学 + 竞赛 + 学校课程 + 校企实践班级
? 自学。如前所述,真正让我走上芯片这条路的是“海思致远班”的催化,而在此之前我甚至还没有接触过Verilog,真的无比感谢电子学院和海思致远班给予的机会,打开了我的视野,成为了我就业的领路人。也差不多是在研一下开学的3、4月份,海思的专家开始授课,我也同步开始了数字IC学习之旅。首先要攻克的自然是Verilog,而恰好教研室当时有个基于国产FPGA的项目,我就顺势接下了,边学边做,在项目demo差不多搞出来后,也算是基本入门了FPGA和Verilog。这里学习Verilog,有很多同学会推荐夏宇闻老师《Verilog数字系统设计教程》,这确实是个非常经典的教材,但是我学习的时候主要是参考了野火的FPGA教程。值得一提的是,该教程也是“相量子”大佬师兄研究生期间写的,真的非常深入浅出,尤其是其中的波形法让我印象深刻。如果有像我一样从零开始学习Verilog的同学,也可以参考“相量子”师兄写的野火FPGA教程。? 竞赛。在入门了FPGA和Verilog后,我也开始着手准备新的实践项目了。而项目的来源自然是从我擅长的竞赛中就地取材了,这里不得不再吹一下我们电子学院,基本承办了成电所有的芯片类相关赛事,消息及时、辅导及时、奖金还丰厚(校赛也有奖金哦)。我先后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环宇国光杯”集成电路设计大赛、第五届全国大学生FPGA创新设计竞赛三个芯片类赛事,得到了不错的项目取材也收获了一笔不错的奖金。所以,我非常推荐在竞赛中学习,一举好几得。
? 课程。研一我还选了学校的“ASIC设计”和“SoC验证方法学”课程,为了后续的校招叠buff。“ASIC设计”课程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于芯片全产业链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了解,还有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分享的若干个流片案例。“SoC验证方法学”课程是联发科的屠老师在我们学校开设的课程,每天上课,为期一周的那种形式。也是我入门验证的领路人,让我在大的层面没有跑偏。老师分享的一些关于经济学和IC周期律的思考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其实一直有想修个经济学学位的想法。
? 校企实践班级。“海思致远班”和“中兴蓝剑菁英班”是我在求职路上最重要的推动力和催化剂,海思致远班有前后端的大佬轮番上阵,从基础讲起到案例分享,真的让我收获颇多,虽然后端有的真是完全听不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个海思后端的博士讲师,花了大半个小时为我们科普《图论》在解决布局布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恰逢当时刚学完图论,那一部分真是听的津津有味。而“中兴蓝剑菁英班”更是直接为我和其他三个同学安排了一个蓝剑博士大佬,手把手做一个RV32IC核的设计,其中的流水线、cache以及STA相关知识学习也进一步帮助我在秋招披荆斩棘。真的非常非常感谢这些企业导师们。
esxgxj5f5yf6406733112.png
血的经验
在海投及各种面试中总结出的有用建议
? 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模型)。校招面试下来怎么也有几十家公司,让我感触比较深的就是,稍微大一点的公司,面试更多的是看重你的综合素质。除了你的专业能力以外,他们很关注你过往的经历,他希望能从这些经历中快速判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否是一个潜力股,是否符合公司的文化和发展。
? 不要吝与现在付出的一点金钱。永远记得:“凡是能用钱买来的时间就是便宜的;凡是能用时间换来的注意力持续就是有价值的。”当然,我并不是说让大家报班,我个人没有报班,但是我还是购买了相当一部分的付费资料学习。
? 尽可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方向。隔行如隔山,尤其是在技术壁垒比较高的领域,所以在敲定某个就业方向之前不要盲目的追风口,要尽可能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一份可以与之相伴数十年的工作。分享一段偶像稚晖君的求职观:“工作是源于自己的意愿,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积累经验,在适当的压力下积极创新,收获自身成长的同时顺便收获可观的报酬。简单地说,就是当个人爱好、公司价值、与历史趋势相统一的时候,就是我最理想的工作状态”。
? 早做准备,笨鸟先飞。寒气逼人,自然要早备粮擦枪。今年的情况急转而下,身边一些本以为稳拿外企offer的同学也被鸽了好多,下行的经济下,就业变数真的很大,一定要多做准备,多给自己留余地。
? “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走算数”。虽然之前做的嵌入式和算法跟数字IC并没有那么相关,但是还是帮助了我很快的完成了诸多知识的迁移学习。举几个小例子,因为之前有cpp的相关嵌入式软件开发经验,所以在学习SV的时候真是如释重负,除了掌握跟硬件息息相关的特性,其余基本就可以很快从cpp迁移过来;因为之前有一些协议开发经验,如SPI、I2C、USB、Ethernet,所以在学习FPGA以及做SoC项目时也能在这方面节省下很多的时间,直接切入主题。前期多方面的涉猎,也成为了我秋招时的加分项,很多面试官还会主动问起我的算法和嵌入式经历。
? 组建自己的校招小team,抱团取暖,不要单兵作战。这里也非常感谢,在我秋招中互帮互助的大佬们,在求职过程中,能及时地互通信息有无。
dcvzymrgxr36406733212.png
? 记录自己的校招投递记录,多去总结自己的面经。举一个我的记录例子,可以将企业的一些关键信息,如产品、文化、base地、薪资,或自己面试该企业的时间信息集合在一起,因为在后续的面试过程中,不加以记录很可能搞混,因为这个给面试官造成不好的印象造成offer丢失,是非常划不来的。
p5wzejoyjev6406733312.png
行文至此,不知不觉都已经3000多字了,本来想早点撰稿的,无奈教研室课题催的紧,只能抽时间来搞这些事情,还有很多想说的话受限于篇幅也没办法分享,希望在忙完手头项目我们又可以见面。能看到这里还是非常谢谢您的捧场啦,希望各位同学在秋招的路上都能斩获自己满意的offer,加油!
iihw1itcvh36406733412.gif
欢迎大家加入朱老师IT充电站微信交流群,随时和大家讨论,向朱老师提问!添加小助手微信号:zls_it,备注进群,邀请进群!
4krvta5tgmi6406733512.jpg
《来!给你秋招简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舒服稳定14W/年 or 跳去创业公司拿30W/年?》 《大环境不好,是你找不到好工作的理由吗?》 《为什么建议在北上深3-5年,就回新一线二线》 《三个维度教你如何挑选公司,选择合适的offer》 《外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or 自动驾驶公司》
敬请大家星标关注公众号《朱老师IT充电站》。每天了解一些新技术,每天辩一些真道理!
haduo3h4e3x6406733612.gif
fft3bkas5cv6406733712.png
点个 赞 点个在看
gf1xr1tfan56406733812.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