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业一站式赋能平台

PCB联盟网

搜索
查看: 31|回复: 0
收起左侧

钻刀无忌,过孔莫愁

[复制链接]

193

主题

439

帖子

3681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81
发表于 2024-4-22 15: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速先生成员--姜杰
钻刀是冷的,单板是冷的,眼见着过孔阻抗居高不下,雷豹的心也越来越冷……
雷豹最近在研究过孔,少不了先学习相关的理论:过孔作为信号路径上一个重要的阻抗突变点,相对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大部分情况(注意,不是全部)下呈现出容性,也就是阻抗会偏低。影响过孔阻抗的主要因素有孔径、反焊盘尺寸、过孔stub长度,以及有无非功能焊盘等。
: l4 o! g9 @. l8 j; i1 G$ S

& _& `0 k" |, C
一个巴掌就能数出来的影响因素,加上经手的几个常规仿真项目顺利结束。雷豹自认为对过孔的优化方法已经了然于胸,不禁有些飘飘然。碰巧师傅Ch**s手头有个大项目,他便自告奋勇,把过孔优化的任务接了过来。
说这个项目大,是因为板子大,大且厚,5mm的板厚。
师傅特意叮嘱了一句:板子比较厚,需要多下点功夫,另外,根据板厂反馈,8mil孔径的高速差分信号过孔的一钻孔径可以保证8mil不变。看似轻飘飘的一句话,雷豹后来会发现这个信息的分量有多沉,只是在当时,除了感叹一句板厂的**能力真强,他并没真正意识到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
设层叠,切模型,加背钻,挖反盘,一套丝滑小连招下来,雷豹在心里跳起了科目三。
0 W, b" Y$ `- d
0 Q5 ?* l7 i. T+ ^9 H
快乐的时光没有持续太久,过孔的阻抗仿真结果让雷豹一度怀疑自己看错了。
% O; q5 m* _" b3 L4 K' X6 h3 X- h

' v! m2 e) }- r4 B7 J
以前遇到的过孔阻抗都是偏低,怎么这次高出这么多?100欧的差分走线阻抗,差分过孔阻抗接近118欧?
  j) V6 D% i  o; g
2 G7 z& \5 S9 J! K
再三确认模型没有问题后,雷豹开始分析原因:过孔阻抗偏高,说明过孔与平面层之间的边缘场较弱。那就把反焊盘缩小,从矩形反焊盘改成较小的“足球场”,看看效果如何。

2 F5 V9 J1 K" C; ^

6 T( L) H' g" q& E" W6 i
有效果,但不大,过孔位置的阻抗仅仅降到了116欧。

* E, C% A$ c5 O
2 n# m4 F- c; A- e7 v
雷豹决定换一种思路:阻抗偏大,从信号回流的角度分析就是回流路径大,那就减小信号过孔到相邻回流地孔的间距看看。

1 T) N9 k- p8 H( X

% G# }$ h, b3 |( r: A; O  S+ u
过孔阻抗还是居高不下,115欧姆,让人崩溃。
  F1 C. X! C: k7 r0 s0 \& G4 z, x& @
3 u! u# `6 |1 _; L& U
试到这一步,雷豹感觉自己被掏空,急的额头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师傅看到这一幕,觉得是时候出手了,于是让雷豹把过孔孔径增加到10mil。
+ d' x3 ]8 [" ~% r5 J5 e8 G

4 J' K! K' |/ D: l( u
过孔阻抗神奇的降了下来。最终的仿真按照10mil的一钻孔径进行,难度**降低。
可雷豹还是满脑子问号:为啥这次的过孔阻抗会偏高?另外,板厂已经确认8mil孔径的过孔可以保证一钻孔径不变,仿真参数却改成10mil,这样也行?
师傅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逐一解开他心中的疑团:过孔阻抗受自身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的影响。对于8mil孔径的过孔,由于通常遇到的单板厚度不大,过孔长度较小而呈容性,阻抗比走线低,所以孔径8mil的过孔尽量要求做到8mil的一钻孔径,以提高阻抗;现在由于板厚大,过孔阻抗偏高,且难以优化,所以才反其道而行之,增加一钻孔径的尺寸以降低过孔阻抗。
至于8mil过孔按照10mil一钻孔径进行**的需求,只要提前与板厂进行确认即可。板厂肯定求之不得:一钻孔径改大,厚径比减小,**难度**降低,何乐不为?
  N: l6 i3 C0 r
: f7 H. b9 l3 Y/ b: f
经过师傅的一番解释,雷豹茅塞顿开,又学到了一招。
问题来了
大家知道的过孔阻抗的优化方法都有哪些?

2 s0 l  y. ^7 B0 v( J
一博科技专注于高速PCB设计、PCB生产、SMT贴片、物料代购http://www.edadoc.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