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业一站式赋能平台

PCB联盟网

搜索
查看: 2021|回复: 0
收起左侧

光端机如何防雷?日常如何保养光端机?

[复制链接]

34

主题

88

帖子

560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2

积分
560
发表于 2022-9-28 14: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端机由光源(光发送机),传输介质、检测器(光接收机)组组成,目前光端机的厂家也是层出不穷。为增进大家对光端机的认识,本文将对光端机的防雷方法以及光端机的保养方法予以介绍。如果你对光端机具有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p7 ]0 \; X" O! [' z" G6 T% g3 `% m7 B
一、光端机防雷方法4 U) z3 \) K" M

4 V8 t( s1 f3 I* C6 `2 |光端机特别是作为前端设备的发射机通常安装于室外的设备箱中,ADCDAC现场环境相当恶劣,防雷就显得异常重要,防雷措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光端机发生故障的几率。雷电的破坏方式主要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和地电位反击三种形式,对光端机而言影响最严重的主要是地电位反击。2 J" `& \5 w' v* Y; O
4 c- y# E- s+ Q9 ~) c
所谓地电位反击是当避雷针等接闪器将直击雷强大的雷电流经过引下线和接地体泄入大地时,触摸屏控制器在引下线,接地体以及与其相连的金属物体上会产生相当高的瞬间电压,这个高电压会对离他们很近但是又没有直接接触的金属物体、线缆等电子设备之间产生巨大的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引起的电击就是地电位反击。地电位反击是通过以下形式对光端机造成损坏的:当雷电流泄入大地时,接地网的地电位会在数微秒之内被抬高到数万或数十万伏。高度破坏性的雷电流将从各种设备的接地部分流向这些设备,或者通过击穿大地绝缘而流向其它附近设备,最终造成设备的破坏或损害,损坏的部分主要有:机壳电源的PCB板上电子元器件、视频接口处芯片及其相关电子元器件、音频及数据端口处芯片。
' j# I& a3 \& [
8 x& c+ T/ S4 V虽然雷电的破坏形式多种多样,但还是可以通过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来降低光端机故障发生几率。模拟前端(AFE)首先,保证接地装置效果良好是防雷措施的前提,因为所有感应电流最后都是要泄入大地的。一般而言,接地电阻越小泄流效果越好,通常将接地电阻控制在4欧姆以内为佳,可使用接地钳表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对于某些土壤电阻率高的地方,可以考虑在土壤中加入降阻剂,从而降低接地电阻。其次,前端设备要加装浪涌保护器,正常电压时,浪涌保护器呈高阻状态,只有很小的泄漏电流,功率损耗很小,当线路中出现过压时,浪涌保护器呈低阻状态,过电压以放电电流的形式通过浪涌保护器流入大地,过电压被抑制下来,浪涌电压过后,线路电压恢复正常时,浪涌保护器又呈高阻绝缘状态,因此浪涌保护器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与之配合。前端摄像机的视频信号输出口和发射机的视频输入口处接浪涌保护器,若发射机连有其他一些数据线时,需要在控制信号线的起始端和结束端加装数据防雷器,并在摄像机和光端机的电源输入端也加上电源防雷器等防雷设备。装防雷器时务必使防雷器紧贴接入口,若防雷器距离视频口、数据口太远是发挥不了防雷效果的。; O' ]0 C$ g3 a5 E$ u4 z% z4 k
+ X  }6 `! Y/ R' {. x
加好防雷设备后,剩下的便是接地网的设计问题。接地桩一定要打到位,保证光端机良好接地,一个好的低阻抗接地网设计能够保证系统中的防雷设备发挥良好效果且能有效均衡整个传输系统内各部位电压,防止地电位差对线路中设备的干扰,同时也可有效避免地电位反击对设备的损坏。
( ?' c% X+ z$ b( U) U! _
3 H- ^' l) w/ ~! l, n& c0 P/ j0 b二、光端机日常保养
! m) Y7 }" {& U/ q8 W0 j6 ]
, |' N4 v) F3 B# C# C# D( e通常状况光端机的工作环境相当恶劣,使用时要注意保持光纤头的清洁。光端机对灰尘非常敏感,而由于光端机运输过程中或是客户使用一段时间后,都有可能在光纤口处出现灰尘或杂物造成堵塞,从而影响视频及数据的正常传输,此时可使用工业无水酒精和无尘纸对光纤头进行清洗,避免粘附灰尘。
3 ?# n8 W. ]. P( n  m* j3 k& Y7 Z0 l0 g% Q$ B8 w2 j
光端机内部的光纤跳线与外部光纤是通过适配器连接的,通常适配器为陶瓷管芯,在插拔光纤头时要特别注意,切勿用力不当以防将陶瓷套管挤裂或是压碎,造成光端机无法正常传输信号。
9 u  e# T. \! W. [; R/ U! v0 A# v# R* A4 d5 u: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