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疑惑点***********************/
老师好,看了视频后,按照视频画了PCB, 有几个问题想问下老师:
1、MOS管我看了下datesheet,资料里mos管的控制是底层走线,我按照了pdf里推荐的走线走的,在PCB中我的走线是否合理?
2、视频中顶层没有覆铜,我还是敷了铜和打了过孔,过孔的位置这些是否正确呢?
/*****************************************学习记录***********************/
DCDC模块
1、电感的取值:电感值越大,对纹波的衰减作用越强,但是电感体积增大,不能灵敏的输出电压反馈,动态效果差
2、开关频率:开关频率越高,电感和电容的值越小,但是开关频率越高,电源电路的功耗也越大,也不利于EMI的抑制。
3、纹波和噪声:纹波指的是5Mhz以下的电源波动,噪声是指电源波动中的5Mhz以上的高频段。解决方式:增加电容与磁珠
一些电阻电容,非关键地方的,采取就近放置原则
电源型布局的两种方式:1、一字型布局 2、L型布局(上进左出)
单点接地和多点接地:
单点接地适用于频率较低(<1MHZ)。单点接地分为串联接地和并联接地
单点接地 : 线路简单,电流受限,会产生供地阻抗的耦合,相互影响
多点接地:线路长复杂,抗干扰性强。无公共阻抗耦合
原则:
1、电容先大后小
2、电感不要平行放置,交叉防止
3、布局尽量紧凑,使电源路径尽量短
4、注意打孔和铺铜的空间,以满足电源模块输入输出通道的载流能力
5、1oz的铜厚 20mil载流能力1A左右,0.5oz铜厚,40mil的载流能力1A左右
6、0.5mm的过孔载流能力约为1A
7、布线优先按照datasheet推荐的来
8、尽量保持单点接地,于IC下方回流至地,避免开关噪声沿着地平面传播
9、输入输出路径采用铺铜处理,宽度需要满足电流大小
10、输入输出路径尽量少打孔换层
11、打孔换层的位置需要考虑滤波器件位置,输入应在滤波器件之前,输出在滤波器件之后
12、铺铜与焊盘采用十字链接,减少焊接不良现象。电流特别大的时候采用全连接处理,或者对铜皮补强处理
13、反馈路径需要远离干扰源和大电流的平面
14、一般采用10mil以上的线路连接到输出滤波电容之后
15、开关电源内部的信号线尽量短而粗,远离干扰源
16、一般加粗到10mil以上,但是不能比焊盘粗
17、开关电源芯片的中间散热大焊盘一般需要打散热孔
18、PIN上的孔需要双面开窗,以利于散热
19、一般需要在热焊盘的背面开窗处理,以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20、散热大焊盘扇出的国控中间一般不允许有信号线穿过
21、电源模块的电感下面避免走线,所在的层,电感下面挖空
22、电感附近有走线,需要进行包地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