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M32最小系统总结:
第一部分、章节目录:
1.原理图部分
2.PCB 预处理部分
3.PCB布局部分
4. PCB规则设置部分
5.PCB布线部分
6. PCB后期处理部分
7.项目总结与前景规划
第二部分、章节介绍:
1、原理图部分
1.1、元器件绘制:
(1)绘制元器件符号步骤:放置管脚(栅格100mill)+ 放置结构体(10mill)
+ 设置器件属性(名字、标识、描述)
名称显示(方框遮挡住名字):E+M+B
(2)从已绘制原理图中复制元器件,原理图库中没有绘制对原理图库中有影响吗?
(3)绘制IC元器件可利用Symbol Wizard(符号向导)绘制配合Excel表格
(4)AD能在原理图中看见封装模型吗?
(5)AD里面的IEEE符号通常用来表示元件的某个引脚的输入或者输出的属性,便于分析电路图
1.2、元器件封装的完整性:封装管理器
(1)在原理图编好器件位号,并且在PCB板中已经布好局。如果我重新编排器件位号,PCB板会怎么样?
(2)整体编号与局部编号: 解决方法:(标注范围)
1.3、常见编译(致命错误设置)
(1)Duplicate Part Designators 器件位号重复
(2)Floating net labels 网络标签悬浮
(3)Floating power objects 电源端口悬浮
(4)Nets with only one pin 单端网络 (加No ERC 或者 删除)
2、PCB 预处理部分
(1)板框大小定义与安装孔的放置:
板框定义:设计一个有范围并且能放置所有元器件的框的板子。
实现步骤:把所有的器件按矩形区域摆放,在机械层画没有电器属性的线,确定一个能放置所以器件的矩形框 + DSD。
对边框进行取整。
板框种类:自定义板框、圆角板框。
(2)安装孔:焊盘 + 不镀铜(plated去勾)
3.PCB布局部分
(1)PCB模块化分析及宏观分析:
首先按照各个功能模块分化电路,确定信号流向,大致摆放器件位置,在依照顺或逆时针方向具体摆放器件先后,进远
等大体位置。(隐藏GND与VCC)
(2)结构器件定位和考虑:
器件定位主要是针对经常拔插的接口、USB、电源、端子。(器件比较大,人们的生活习惯),同时座子一般板边至少和外观保留2.5mm的距离。
定位方法:可以通过画辅助线来确定器件是否居于板框中间,或者以主控芯片为中心点。
定位完成——锁定器件
(3)模块化布局与优化:
视觉效果(总体、局部空间、空间预留)与生活习惯、造型的美观便捷。
布局依照顺或逆时针对板框进行布局(依据布局宏观分析)
优化:根据对齐操作命令
(4)PCB叠层评估与PCB布局要点分析与总结:
通过走线评估,通过走线最密的地方、BGA、信号质量来确定板子层数。
成本、布线密度、信号质量。
总结:
(1)分析原理图 模块化
(2)交互式模块 、PCB里面模块化
(3)分析电路的流向、飞线GND PWR电源关掉 只剩下信号线 预布局
(4)基于一些人体方便 放置一些固定接插件 包括飞线原则顺畅
(5)细节布局 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摆放 就近原则
(6)布局优化 对齐 美观。
PCB规则设计:
(1)PCB常用Class的添加:
Object Class: Net Classes、Component Classes、 Layer Classes、 Pad Classes、Differential Pair Classes、
Polygon Classes、 Xsignal Classe。
Classes添加 与 设置颜色。
(2)PCB间距规则:
Design Rules:
Electrical(电气性能规则、间距规则) Routing(走线规则):线宽、走线拓扑结构、走线的层、差分线、过孔。
smt(SMT贴片相关的规则)
Mask(阻焊规则):放置绿油覆盖。
Plane(铺铜规则):正片、负片层(多层)
Testpoint(测试)
Manufacturing(生产):过孔、孔到孔、丝印到丝印、丝印到阻焊
High Speed(高速规则):等长、过孔Stub线头
Placement(布局相关规则):器件和器件的间距、
Signal Integrity(信号完整性):完整性分析。
(3)线宽规则:
根据生产工艺设计线宽规则,同时,线宽规则注意优先级与使能的(勾上即是起到了作用)
阻抗计算可以忽略(简答的板子,例如简单的单片机)
差分线的添加:
(4)布线过孔规则和其他规则:
根据生产工艺设计线宽规则,公式:2*N+-2。
阻焊规则:阻焊桥、绿油桥
铺铜规则:十字连接、全连接。
十字连接:
全连接:铜与过孔全部连接、铜具有散热性,散热性非常快、载流强。手工焊接有虚焊风险
规则总结 常见规则的设置:
1、理解规则和我们生产的关系,对应找出相关参数
2、间距 6mill 5mill 4mill 相对应去设置间距规则 ALL还有线与线 各类元素之间的设置
3、线宽 6 5 4 差分线规则 90欧姆 100欧姆差分对 添加差分对 差分规则 线宽与间距 规则的优先级与使能
4、过孔规则0.3mm 0.25mm 0.2mm 孔和盘2*N+-2mill 优先选择过孔大的(考虑成本) 考虑设计间距 能不能拉线(BGA)、
5、铺铜规则 十字连接 与 全连接 各自优缺点 高级——分别进行设计
6、其他规则 —— 阻焊规则 单边2.5Mill 丝印到丝印、丝印到阻焊 2mill 用到的时候
5.PCB布线部分:
(1)PCB布线宏观分析与通道评估:
评估走线方向、走顶层或走底层。
评估几层板(基于飞线密度与走线)
(2)自动布线演示与优缺点分析:
辅助——手工辅助调整
(3)手动布线:
布线顺序
(4)电源部分分析处理:
电源走线加粗、电流的大小(载流)。
电流信号流向分析
(5)地信号部分处理:
给焊盘加回流地过孔 —— 敷铜 —— 看敷铜情况(进行调整走线,保证信号连通性)目的:弄出地的敷铜通道
加回流地过孔
(5)PCB布线要点分析与总结:
1.分析那些飞线走那一层——基于飞线的顺序 TOP出现 判断几层板布线 顺top 交叉bottom
2.着手布线——自动布线(主要是用来辅助)——提高效率(手工辅助调整)
3.布线顺序 —— 先信号线 ——电源走线 —— GND走线(打孔换层 就近打孔 )
4.敷铜 —— 加我们的GND回流地过孔 目的:让GND的连续性更好,利用顶地充分连接。
|
-
-
STM32.zip
184.51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积分: 联盟币 -5
售价: 5 联盟币 [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