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源pcb设计中,很多电子工程师经常会看见电路板上有很多槽孔设计,这些槽孔并非随意布置,而是出于电气安全和性能优化的考量,但细究原因也没那么简单,下面将对电源PCB板的槽孔设计进行分析。6 b2 e8 Z1 ~) F( I/ l+ ^% H d- l
, I$ D8 e1 K7 s/ X# t7 Z2 I
1nrocrhwzqq64059204945.jpg
7 g0 e6 c4 m2 @ I
; \' R$ _1 K' z$ u0 M
1、爬电间距要需求 b5 M+ q) T: A; F
爬电间距是指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在电源PCB中,由于存在高压器件和低压器件,为了保证电气安全,需要对这两部分进行隔离。当设计无法满足最小爬电间距时,割槽成为了一种常用的解决方法。通过割槽,可以有效地隔离高压区域和低压区域,确保电气安全;
$ ?$ l1 ~/ t( c4 u, G- ~% x' ^5 i
: U& O3 `5 I& d/ x0 [' I z" \2、隔离高压区域
# M8 r( [; e/ Z6 H6 k- z在电源PCB中,高压区域的所有层通常禁止铺铜,以确保安全。割槽作为隔离手段之一,能够在高压区域与低压区域之间形成明显的分界线,降低电气风险;
4 h: I j# v0 ^; P
6 g& L! e5 i: S5 l8 `0 }0 F1 P0 r$ q0 m3、优化电气间隙- E" [) J4 F, g9 r9 |3 _- l
电气间隙是指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一个导电部件与设备及易接触表面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在某些情况下,由于PCB布局的限制,电气间隙可能无法满足要求。此时,通过在适当位置开槽,可以优化电气间隙,提高电气性能;
: L# J* j6 X' \
6 c8 P0 |8 Z8 T4、降低风险与提高可靠性; g) {7 u8 \6 \( }# R7 I8 r9 Z
通过开槽实现爬电间距的优化,不仅可以降低电气风险,还可以提高电源PCB的可靠性。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增大爬电间距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风险,提高设备的安全性;0 ?, X$ T3 T( }# k2 h7 ^7 `
* o, L# S/ ~4 \0 z8 B
5、开槽设计的注意事项
" g$ \9 W; l* U# M& ]在进行开槽设计时,需要注意开槽的宽度一般应大于1mm,以确保其有效性。此外,开槽的位置和数量也应根据具体的PCB布局和电气要求进行合理设计,避免对PCB的整体结构和性能造成不利影响。5 I& ]! L( N4 R0 }
5 i* A' W. B4 C6 I7 q0 w# p
本文凡亿企业培训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 v2 q7 |) a8 V# O9 G' E9 o# P' J3 n投稿/招聘/广告/课程合作/资源置换;请加微信:13237418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