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设计自动化 发表于 2025-4-16 08:00:00

Chiplet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引言

半导体行业正经历显著变革,Chiplet设计方案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有趣的是,60年前Gordon Moore在其著名论文《Cramming More Components onto Integrated Circuits》中就预见了这一发展趋势。Moore不仅提出了著名的晶体管密度增长定律,还指出将大型系统分解为较小的、相互连接的功能模块可能在经济上更有优势。这一观点在当今半导体领域变得越发重要。
经济与技术驱动因素

Chiplet技术的采用主要受经济因素和技术限制推动。现代半导体制造面临重大挑战,EUV光刻机的价格已超过1亿美元。业界目前的芯片尺寸实际上限制在约800平方毫米,这对构建更大规模系统形成了显著约束。这种限制加上先进制程制造成本的上升,使Chiplet设计方案成为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图1:AMD/Xilinx基于Chiplet的产品发展历程,反映了高性能计算中多芯片实现方案的演进。

支持采用Chiplet方案的另一个重要经济因素是不同电路组件的制程工艺进展不均衡。虽然逻辑电路持续受益于制程节点的推进,但SRAM和模拟电路的制程提升速度较慢。这种差异导致在先进制程中实现这些组件的成本大幅增加。

图2:SRAM与逻辑电路制程工艺的发展差异,红线表示理想的同步制程提升,黑线表示实际情况。
高性能应用与市场增长

Chiplet方案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功,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系统中。高带宽内存(HBM)已成为关键组件,目前售价约为DDR5内存的6倍,且到2025年的产能已全部售罄。NVIDIA、Intel和AMD等主要厂商在其高端产品中广泛采用Chiplet设计,这些产品多数定价在1万美元以上。

图3:到2030年Chiplet收入预测增长趋势,表明市场具有强劲扩张潜力。
先进散热方案与系统集成

现代Chiplet系统的功耗需求不断增加,单个芯片功耗可超过400瓦,需要采用先进的散热管理方案。业界正从传统风冷转向液冷系统,提高计算密度和性能。

图4:对比了风冷(32个GPU)和水冷(72个GPU)系统,展示了先进散热方案带来的性能提升。
Chiplet设计的未来发展

半导体行业正向更标准化的Chiplet实现方案发展。"Chiplet底盘"概念作为潜在的后端服务出现,为各类应用创建标准化接口。这种方法使小型企业能够专注于特定组件的开发,同时利用标准化接口和封装方案。

图5:技术选择决策流程图,展示了在Chiplet底盘和定制方案之间进行系统化选择的方法。


图6:晶圆级互连基板与Chiplet和substrate assembly的集成示意图,展示了未来系统计算密度提升的可能性。

优化空间仍然很大,特别是在供电电压降低方面。虽然部分设计已实现0.6V运行,但大多数高性能应用仍在1V左右运行,这对千瓦级器件的大电流管理带来挑战。

随着技术日趋成熟,业界对标准化工作的兴趣增加,如Arm的Chiplet系统架构旨在加速生态系统发展。预计Chiplet技术将从高性能应用扩展到更广泛的市场领域,实现新的应用和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B. Pangrle, "Chiplets: Where Are We Today?,"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Feb. 5, 2025. . Available: https://semiengineering.com/chiplets-where-are-we-today/
END
软件试用申请欢迎光电子芯片研发人员申请试用PIC Studio,其中包含:代码绘版软件PhotoCAD,DRC软件pVerify,片上链路仿真软件pSim,光纤系统仿真软件pSim+等。更多新功能和新软件将于近期发布,敬请期待!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马上申请

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请勿修改内容和删除作者信息!





关注我们







                     



关于我们:
深圳逍遥科技有限公司(Latitude Design Automation Inc.)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芯片设计自动化(EDA)的高科技软件公司。我们自主开发特色工艺芯片设计和仿真软件,提供成熟的设计解决方案如PIC Studio、MEMS Studio和Meta Studio,分别针对光电芯片、微机电系统、超透镜的设计与仿真。我们提供特色工艺的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版图、IP和PDK工程服务,广泛服务于光通讯、光计算、光量子通信和微纳光子器件领域的头部客户。逍遥科技与国内外晶圆代工厂及硅光/MEMS中试线合作,推动特色工艺半导体产业链发展,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前沿技术与服务。

http://www.latitudeda.com/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我们,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Chiplet技术的发展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