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 IPC 试用连载 】HI3518V300开发环境搭建-1
【HarmonyOS IPC 试用连载 】HI3518V300开发环境搭建-1, https://www.pcbbar.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009/12/154809tz1xr3m1v91j82x8.jpg按官方提供的:HarmonyOS开发环境搭建流程操作
上遍本来要反推原理图的,看大家上代码了,我也手痒痒了,准备也搭好开发环境,研究编译Uboot 内核 文件系统吧
安装Python环境
[*]打开Linux编译服务器终端。
[*]输入如下命令,查看python版本号,需使用python3.7以上版本。
[*]python3 --version
如果低于python3.7版本,不建议直接升级,请按照如下步骤重新安装。以python3.8为例,按照以下步骤安装python。
[*]运行如下命令,查看Ubuntu版本:
[*]cat /etc/issue
[*]根据Ubuntu不同版本,安装python。
[*]如果Ubuntu 版本为18+,运行如下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3.8
[*]如果Ubuntu版本为16,请以下载包的方式安装python。
[*]python安装环境依赖(gcc, g++, make, zlib, libffi)请运行如下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gcc && sudo apt-get install g++ && sudo apt-get install make && sudo apt-get install zlib*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ffi-dev
[*]获取python3.8.5安装包,将其放至linux服务器中,运行如下命令 :
[*]tar -xvzf Python-3.8.5.tgz && cd Python-3.8.5 && sudo ./configure && sudo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确定python安装好后,将python路径链接到“/usr/bin/python“。输入如下命令,查看python是否正确软链接到python3.8。
[*]python --version
如果回显不是python 3.8.5,则运行如下命令,查看python3.8所在目录:
[*]which python3.8
将以下命令中的 “python3.8-path“ 替换为 “which python3.8“ 命令执行后的回显路径
[*]官方的运行:cd /usr/bin && sudo rm python && sudo rm python3 && sudo ln -s python3.8-path python && sudo ln -s python3.8-path python3 && python3 --version && python --version(我运行后出大错了python3运行不了,重装才好的)
[*]还是一步步来吧 删除原有链接rm /usr/bin/python
建立新链接
ln -s /usr/bin/python3.8 /usr/bin/python
[*]
[*]安装并升级Python包管理工具(pip3),任选如下一种方式。
[*]命令行方式: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3-setuptools python3-pip -y
[*]sudo pip3 install --upgrade pip
[*]安装包方式:
[*]curl https://bootstrap.pypa.io/get-pip.py -o get-pip.py
[*]python get-pip.py
[*]运行如下命令,安装python模块setuptools。
[*]pip3 install setuptools
[*]安装GUI menuconfig工具(Kconfiglib),建议安装Kconfiglib 13.2.0+版本,任选如下一种方式。
[*]命令行方式:
[*]sudo pip3 install kconfiglib安装包方式:
[*]
[*]下载.whl文件(例如:kconfiglib-13.2.0-py2.py3-none-any.whl)。下载路径:“https://pypi.org/project/kconfiglib#files”
[*]运行如下命令,安装.whl文件。
[*]sudo pip3 install kconfiglib-13.2.0-py2.py3-none-any.whl
安装python 用了很久,搞出事情了
安装文件打包工具
[*]打开Linux编译服务器终端。
[*]运行如下命令,安装dosfstools。
[*]sudo apt-get install dosfstools
[*]运行如下命令,安装mtools。
[*]sudo apt-get install mtools
[*]运行如下命令,安装mtd-utils。
[*]sudo apt-get install mtd-utils
安装gn
[*]打开Linux编译服务器终端。
[*]下载gn工具。
[*]解压gn安装包至~/gn路径下。
[*]tar -xvf gn.1523.tar -C ~/
[*]设置环境变量。
[*]vim ~/.bashrc
将以下命令拷贝到.bashrc文件的最后一行,保存并退出。
[*]export PATH=~/gn:$PATH
[*]生效环境变量。
[*]source ~/.bashrc
安装ninja
[*]打开Linux编译服务器终端。
[*]下载ninja工具。
[*]解压ninja安装包至~/ninja路径下。
[*]tar -xvf ninja.1.9.0.tar -C ~/
[*]设置环境变量。
[*]vim ~/.bashrc
将以下命令拷贝到.bashrc文件的最后一行,保存并退出。
[*]export PATH=~/ninja:$PATH
[*]生效环境变量。
[*]source ~/.bashrc
安装LLVM
[*]打开Linux编译服务器终端。
[*]下载LLVM工具。
[*]解压LLVM安装包至~/llvm路径下。
[*]tar -xvf llvm-linux-9.0.0-34042.tar -C ~/
[*]***LLVM 包很大的700多MB,解压过程电脑都崩了,哇,该电脑了
[*]设置环境变量。
[*]vim ~/.bashrc
将以下命令拷贝到.bashrc文件的最后一行,保存并退出。
[*]export PATH=~/llvm/bin:$PATH
[*]生效环境变量。
[*]source ~/.bashrc
安装hc-gen
[*]打开Linux编译服务器终端。
[*]下载hc-gen工具。
[*]解压hc-gen安装包到Linux服务器~/hc-gen路径下。
[*]tar -xvf hc-gen-0.65-linux.tar -C ~/
[*]设置环境变量。
[*]vim ~/.bashrc
将以下命令拷贝到.bashrc文件的最后一行,保存并退出。
[*]export PATH=~/hc-gen:$PATH
[*]生效环境变量。
[*]source ~/.bashrc
太晚了,还没搞完呢, 下次接着搞吧。
页:
[1]